世界视讯!本周双碳大事: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明确;深圳位列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城市;英伟达吸引超100家ESG基金投资

2023-06-25 21:06:51来源:36氪

整理 | 周愚 张玉琼

编辑 | 雪小顽


(资料图)

政策动向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明确:2025年底前减免,2027年底前减半

6月21日,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指出,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公告》对换电车型的税收减免政策进行了明确:销售方销售“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时,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经济观察网)

工信部: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等标准研制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健全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不断完善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体系。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要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要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等标准研制,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的标准体系。二是提升综合利用能力。持续实施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培育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并强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加大先进综合利用能力的供给力度。三是强化技术创新支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着力突破退役电池无损检测、资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发布先进适用技术设备目录,推广先进工艺,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财联社)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建设形成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充电网络,大中型以上城市经营性停车场具备规范充电条件的车位比例力争超过城市注册电动汽车比例,农村地区充电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快慢互补、智能开放,充电服务安全可靠、经济便捷,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科技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华网)

能源观察

《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发布:深圳、上海、苏州位列前三

6月1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列出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50强。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榜单,其中,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常州排名前五。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指出,深圳和上海的优势比较明显,一方面是有雄厚的城市实力做保证,另一方面与核心企业特征有关。深圳和上海分别有比亚迪、特斯拉工厂,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系统级产品,可以带活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企业。除此之外,过去一年,深圳出台12条金融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宁德时代产业项目在上海临港开工,特斯拉也在上海成立了新的新能源公司。(红星新闻)

全国首个“风火储”打捆外送新能源项目预计6月底并网发电

6月22日,全国首个“风火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基础浇筑全线完成,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风机全容量并网阶段。项目依托上都电厂372万千瓦火电,建设160万千瓦风电和30万千瓦储能电站。其中,共建设5个风电场,配套建设5座220千伏升压站,与火电机组共用500千伏送出线路送至冀北电网,实现“风火储”联合送出、绿电进京。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建成后每年可为京津唐地区输送清洁电力52.35亿千瓦时,同比减排二氧化碳约314万吨。(财联社)

我国公布近1400款车型碳足迹数据

作为全国首个反映汽车产品碳足迹的数据平台,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已正式运行,首批近1400款车型的碳足迹数据于6月19日对外发布。

从这次公布的近1400款车型的碳足迹数据来看,碳足迹平均值为每公里259.67克二氧化碳。按燃料类型划分,纯电动车的碳足迹最低,为每公里192.75克二氧化碳;柴油车的碳足迹最高,为每公里399.07克二氧化碳。此外,综合这次公布的低碳车型来看,汽车生产企业通过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回收等多环节协同发展,在不同阶段采用低碳创新技术,涌现出多款低碳车型。(央视新闻)

创投动态

“箱箱共用”完成2亿元D轮融资,用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打破一次性物流包装困局

36碳获悉,全球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提供商“箱箱共用”近日完成2亿元D轮融资,由中关村科技租赁领投,临港科投下属司南园科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拓宽行业应用场景,加大全产业链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完善覆盖全国的循环运营网络等。

“箱箱共用”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面向全球工业制造业提供智能包装技术和循环服务的平台型科技企业,主要为散装液体、生鲜冷链、化学品、新能源汽车、邮政快递等无界行业提供包装循环与共用解决方案。

晶能微电子完成A轮融资,聚焦新能源领域芯片设计与模块制造

6月20日消息,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近日完成A轮融资。老股东高榕资本领投,吉利资本、厦门建发、春山资本、清控招商、普华资本、固信控股、中和万方、湘潭产兴等机构跟投。吉利科技副总裁顾文婷及团队提供融资支持。

据悉,吉利科技集团隶属于吉利控股集团,晶能微电子作为旗下功率半导体公司,聚焦于新能源领域的模块研发与制造。去年12月,晶能微电子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公司以逆变器功率模块为切入点,通过“芯片设计+模块制造+车规认证”的组合能力,开发车规级IGBT芯片及模块、SiC器件、中低压MOSFET等产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光伏、储能等双碳产业场景。(投资界)

“湄南高科”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专注生态治理防水材料

36碳获悉,新型防水新材料研发制造商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湄南高科”)已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西交一八九六资本、君腾投资创始合伙人孙东峰、陕西高校科创基金、海南纯德资本及相关知名个人投资等。

湄南高科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无污染防水新材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为核心的高技术创新型企业。不同于传统的石油基、SBS防水材料,湄南高科的产品为无污染无机物材料,具有绿色低碳的特点,可应用于沙漠治理、建筑防水和生态治理、城市绿化等领域。

企业ESG

京东发布2022年ESG报告:2030年实现全部新能源物流车替换

6月20日,京东集团对外发布了《2022年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报告显示,在运输环节,京东物流截至2022年底已在全国范围内投放自营新能源车辆5418台,预计至2030年实现100%新能源物流运输车。此外,2022年10月,京东物流首批氢能源物流卡车投入运营,相较传统油车每月可减少碳排放约7.53吨。

截至2022年底,京东产发已在23座智能产业园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成发电系统容量达132.5兆瓦,2022年实现绿电应用81970兆瓦时。(新华财经)

万物新生发布ESG报告:减少电子产品污染约43.2吨,碳排放强度连续三年下降

6月20日,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与服务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发布《202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这是爱回收连续第三年发布ESG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内,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量为3200万台,其中万物新生回收并监督绿色处置的废旧电子设备共计27万台,减少电子产品污染约43.2吨。

此外,万物新生碳排放强度连续三年下降。2022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范畴一+范畴二)为0.3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元人民币,相较上一年下降18.9%。万物新生东莞自动化运营中心单日最高碳减排量可达约1095吨。(每日经济新闻)

绿色金融

英伟达成ESG基金“新宠”

6月22日消息,英伟达最近几周吸引了至少100家ESG基金,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将环境、社会和治理指标纳入投资策略,英伟达成为最受他们欢迎的股票之一。

最新披露的文件汇编数据显示,目前共有超过1400支ESG基金直接持有英伟达,另有500支基金有间接的敞口。(彭博)

全国首笔组合式碳资产回购交易落地

6月18日,在深圳碳市场开市十周年活动上,中信证券与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全国首笔组合式碳资产回购交易落地。该业务是深圳碳市场首笔金融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回购交易,也是国内同业首笔基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回购交易。

本次交易规模约数百万元,拓邦股份以碳排放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为标的,与中信证券开展组合式回购交易,利用交易资金投向生产线智能化升级项目,通过购入异型插件机、自动化测试设备等实现提质增效,有效降低制造环节的碳排放。(深圳新闻网)

福建能源集团发行全国首只挂钩地方碳市场碳资产债券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6月19日消息,福建能源集团于6月15日成功发行2023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碳资产)。这是全国首只挂钩地方碳市场碳资产债券、全国首家具备DFI资质企业发行的碳资产债券,也是福建省首单碳资产债券。

本笔碳资产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180天,票面固定利率2.26%,创今年以来福建国企同期限最低利率,吸引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型投资人踊跃认购。(上证报)

前沿技术

高温二氧化碳电解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与吕厚甫博士团队在高温二氧化碳电解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表征研究,揭示了固体氧化物电解器阴极动态重构和二氧化碳电解反应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固体氧化物电解器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高效电解还原为一氧化碳,是一种极具工业应用前景的负碳技术。研究团队借助高温原位电化学X射线衍射、近环境压力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等表征方法,深入研究了Ir掺杂的SFIrM钙钛矿催化剂的动态电化学重构特性以及二氧化碳吸附活化机制。(中国科学报)

特种高分子材料实现太阳光聚合生产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何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合作,在全光谱催化大规模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特种高分子材料的太阳光聚合生产。研究人员采用三苯基磷等原材料制备新型多孔光催化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实现了高效光催化聚合,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生产特种高分子材料。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何涛介绍,采用这一新型催化剂生产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多分散度低,对功能性无机纳米颗粒等材料具有优异的均匀分散效果,可大幅改善相关纳米及复合材料的外观和性能。使用的催化剂无毒,在聚合物产品中无残留并可回收再利用,具有能耗成本低、生产安全环保等优点,已具备工业化生产潜力。(中国科学报)

海外热点

欧盟未能就电力市场改革达成协议

当地时间6月19日,经过一天的谈判,欧盟各国未能就电力市场改革达成协议,相关谈判将择日继续进行。

欧盟各国主要在有关延长煤炭补贴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在当天的谈判上,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提出一份提案,允许各国延长对燃煤电厂的补贴。这项提案得到了波兰等国的支持,波兰约70%的电力来自煤炭。但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和卢森堡在内的国家表示反对,称这将破坏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央视新闻)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近6亿美元气候投资方案

当地时间6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加州就气候危机问题发表讲话。他阐述了目前温室气体排放对美国的污染和影响,表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对美国人身财产的损害,并由此进一步强调减排和投资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拜登当天宣布了多项措施和投资,包括向沿海和五大湖区社区提供近6亿美元建设项目,以应对海平面上升、洪水和风暴潮等气候变化影响带来的威胁。他表示,投资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改善自然环境、缓解气候危机之外,还将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央视新闻)

标签:

  • 资讯
  • 科技